天然氣限價,歐洲沒談攏……
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緊急會議9月9日在布魯塞爾召開,重點討論如何應對不斷飆升的能源價格問題。
與會歐盟各國能源部長主要圍繞歐盟委員會此前提出的幾項降低能源價格的措施進行討論,希望達成共識,并盡快在歐盟層面執行。不過,在最受外界關注的是否限制俄羅斯天然氣價格問題上,因內部分歧嚴重,歐盟各方當天未能作出決定。
歐盟委員會擬議推出的緊急措施包括:協調歐盟成員國減少電力需求;對低成本發電公司的收入設置上限,對化石燃料發電公司的利潤征稅;制定緊急和臨時干預措施,包括考慮對天然氣設置價格上限等。
歐盟委員會預計下周公布緊急措施提案的具體細節,并交由各成員國政府討論。歐盟能源部長將再次舉行會議,協商并批準最終版本。
歐盟成員國分歧較大
外媒稱,這是一次艱難的談判,歐盟成員國在能源問題的解決方案上存在較大分歧。
歐洲多國能源部長表示,考慮到每個國家的能源結構、供應和需求存在差異,達成一項協議并不容易。但部長們一致認為,要盡快向歐洲最脆弱的人群提供援助。
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工業和貿易部長約瑟夫?西克拉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此次會議就緊急措施的共同方向達成一致。歐盟委員會將在幾天內提出有力且切實的建議,盡一切努力幫助面臨高能源價格的民眾和企業。
負責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卡德麗?西姆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年夏季的極端天氣加劇了能源供需不平衡。部分成員國水電和核電生產及能源供應受到影響,家庭和企業需要進一步救助和保護。
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表示,重要的是找到一種方法,在不破壞市場機制的前提下,將天然氣價格與所有其他形式的能源,尤其是相對便宜的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脫鉤。
據歐盟理事會會后發布的公告,歐盟成員國要求歐盟委員會根據當天的討論情況并綜合各方意見,盡快提出新的“降費”措施建議。預計各方將在下周繼續就該議題進行磋商。
俄羅斯方面9日重申,這類限價措施不會奏效,最終只會傷及有關國家的自身經濟。
近期,歐盟國家能源價格高企,生活成本持續上漲,不少企業和民眾承受重壓。負責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卡德麗·西姆松9日參會時說,歐盟必須采取干預手段應對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為即將來臨的“艱難冬季”做準備。
歐盟委員會提議,對俄向歐盟出口的天然氣設置價格上限,以削減俄方收入。按照歐盟規則,這類重大決策的提案需要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才可通過。
波蘭、瑞典等國對這一提議表示支持,另一些國家堅決反對。提反對意見的部分國家指出,由于俄對歐盟輸氣量已大幅下降,設置價格上限沒必要。還有一些仍從俄進口天然氣的國家擔憂限價措施招致俄方斷供。
比利時能源大臣廷娜·范德斯特拉滕說:“鑒于已經沒那么多俄天然氣輸入歐洲,我看不出設置價格上限有什么附加值?!?/p>
歐盟計劃到今年年底將從俄進口的天然氣減少約1000億立方米,降幅近三分之二。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1年歐盟從俄進口天然氣1550億立方米,約占歐盟天然氣總進口量的45%和總消費量的40%。
奧地利能源部長萊奧諾蕾·格韋斯勒也反對限價,她說奧地利現階段“無法支持這一提議”。
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長西雅爾多·彼得說,限價提議不符合匈牙利及歐洲的利益,如果對俄天然氣限價,將導致俄方立即停止供氣。
針對歐盟動向,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7日說,對俄天然氣限價“絕對是個愚蠢決定”。一旦歐盟做出違反合同的政治決定,“如果不符合我方經濟利益,我們會停止供應一切(能源),天然氣、石油、柴油或煤炭,一概停供”。
俄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9日重申這一立場。按她的說法,西方國家不明白對俄能源限價最終將影響其自身經濟。
不少歐盟國家長期依賴俄能源供應。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歐盟與美國一道對俄施加多輪制裁,但其反噬作用令歐盟處境窘迫。歐盟經濟遭受重創,通貨膨脹加劇,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電力交易機制已扭曲
改革困難重重
據悉,目前歐盟電力批發價格采用Merit Order機制,又稱邊際定價機制,即在當下電力需求下,各電源的邊際成本按照供給量逐個出清(發電成本較低的光伏、風電等優先計算),最后以供需平衡點對應的電源價格統一定價為所有參與供電的設施統一定價。
此機制在低發電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不斷提升下,能夠有效的降低批發電價,但同時在極端情況下將產生極端電價,導致電力市場非理性定價,電力價格扭曲。
2022年夏季歐洲地區持續高溫,刺激用電需求提升的同時,導致法國核電規?;_\。加上各國水電產量驟降等情況相繼發生,4月起歐洲能源結構中化石氣(含天然氣)發電占比持續提升,由4月的14.3%提升至8月的19.9%。
此情況疊加6月起的天然氣價格高漲,歐洲電力價格持續飛漲,脫離市場理性價格,因此歐盟急切希望通過電力市場改改革修正因邊際基準定價機制造成的電價扭曲。
但是改革困難重重。有觀點認為,限制電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民眾和企業的影響,但不能逆轉能源的供需水平。9月2日,因設備故障“北溪一號”停止供氣,這使得歐盟的處境更加被動。法新社報道認為,在歐盟27個成員國利益分歧的背景下,這一過程將漫長而復雜。
能源價格大漲
歐洲多國企業陷入困境
據央視財經報道,受俄烏沖突和美西方制裁俄羅斯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大漲。已經遭受巨額虧損的德國最大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商尤尼珀公司,近日再次向德國政府發出“求救信號”,要求德國政府提供額外補貼。
尤尼珀公司首席執行官毛巴赫近日警告,隨著天然氣價格維持高位,該公司的虧損仍不斷加劇,到9月晚些時候,德國政府向其提供的70億歐元援助資金可能會耗盡。
尤尼珀公司是德國能源企業巨頭,也是德國最大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商。輿論擔心,如果該公司倒閉,可能會引發整個能源行業的崩潰,甚至蔓延至更廣泛的經濟領域。
能源價格飛漲也讓意大利各產業遭受損失。
意大利手工業聯合會9月8日發布報告稱,意大利43個行業的超88萬小微企業、約350余萬工作崗位陷入生存困境。其中,陶瓷、玻璃、水泥、冶金、化工等能源密集型產業受到沖擊最大,能源價格上漲也使其他16個制造業部門受到影響。此外,柴油成本和冷藏存儲費用增加沉重打擊運輸業和物流業。
歐洲央行:
不會向陷入困境的能源企業提供短期融資
當地時間9月9日,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與歐盟各國財長會晤,并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對能源企業提供援助、歐洲通貨膨脹等問題。
拉加德表示,歐洲央行不會向陷入困境的能源企業提供短期融資,“這是歐盟各國政府的工作?!?/p>
拉加德還表示,歐洲央行和歐盟體系下的各國央行隨時準備向銀行提供流動性,但不是向能源企業提供流動性。
本周,英國財政部和英國央行已經啟動了一項400億英鎊的基金,為能源交易商提供流動性,以應對大規模的追加保證金要求。
拉加德認為,不能降低對清算機構和衍生品交易對手的審慎要求。各國政府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保護關鍵能源企業,維護金融穩定。
拉加德還敦促歐洲應共同對抗通脹。她表示,歐洲央行要成功應對創紀錄的通貨膨脹,各國政府必須確保應對能源危機的財政援助不會成為阻礙。